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作品展示 > 第六届
一家
点击数:
分类:学生讲解
标签:理想信念,思政,新时代青年,中国梦,成长梦想,青春芳华,红色教育,青春励志
指导教师:琚超,汪茜,操一铭
团队:于慧敏,吴泽杨,张艺瀚,蒋睿,高彤,程丰锐
作品描述:
  电影以武汉理工大学“功勋矿丰碑永驻,石榴籽亲如一家”理论宣讲暑期社会实践队的视角展开,实践队带着朱瀛波教授给老朋友巴勒格儿的一封信来到可可托海,通过社会实践加深了对于可可托海精神“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国争光“的理解,在哈萨克族学生阿依波拉提的帮助下,实践队“找人送信”的过程中也逐渐揭开了朱教授与巴勒格儿的奋斗青春岁月。两代人虽处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但相同的是民族间的相互尊敬、相互学习、相互协助。各民族团结一心曾铸就了可可托海卓越的历史功勋和辉煌,在新时代的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离不开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各民族大团结的中国一定是无往而不胜的。
作品设计构思:
  当主创团队了解到武汉理工大学朱瀛波教授的故事后,感动于其在可可托海艰苦奋斗的12年和他与老班长恰潘互相帮助的故事,决定以其为原型创作微电影。在准备阶段,主创团队多次通过会议讨论构思微电影故事情节、脚本和拍摄手法,带着期待便奔赴了遥远的可可托海。n在可可托海,团队通过走访可可托海国家矿山公园、地质陈列馆等爱国教育基地,并广泛访谈当地矿工后代,了解到了可可托海丰富的历史故事和其中蕴含的伟大的可可托海精神。更了解到可可托海精神的独特之处,正是源自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参与。在打磨微电影脚本过程中,团队与矿三代、哈萨克族小伙阿依波拉提建立了深厚的情谊。经历了多次推翻重来,主创团队最终确定了以朱瀛波教授的经历为背景,从社会实践队的视角,讲述了可可托海精神和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故事。n在拍摄过程中,主创团队虽然遇到疫情隔离、气候变化、水土不服等困难,但大家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严格遵守当地政策要求的前提下,完成所有微电影镜头拍摄。主创团队回到武汉后,久久不能忘记可可托海带给大家的震撼与感动,多次打磨作品,最终完成了这部《一家》民族团结主题微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