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作品展示 > 第七届
乡土·新生
点击数:
分类:
标签:乡村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责任与担当
指导教师:应琛,赵春兰
团队:吴婉静,方舟,任祖儿,吴泽楷,唐雨轩,陈迦南,沈海涛,尤佳琪,钟佳琪,叶宇泽,周祺航,钱景涵,冯露莹,潘逸涵,王劭雯,邹若凡,王圣涵,郑荷于,王译萱,詹温慧,王媛媛,周宁,楼宇恒,刘宇昂,李旸,练展言,冯易初,杨曜宁,金文涛,严俊婷
作品描述:
  来自社政学院的本科生赵兰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却发现周围的同学都认为乡村是过时、落后的,现代化就是要抛弃这些落后的东西。她不赞同可是苦于没有办法来说服他人。这使她更为痛心地认识到乡村在城市化发展中面临的存留危机。 直到有一天她在思政课上接触到乡土社会学,老师告诉同学们乡村的礼治价值是中华文明传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周末,同学们跟着老师来到乡村,参观民俗馆、听取乡亲对民俗的介绍、走访村民家庭。同学们在实践中深切感受到了乡村文化价值的现代意义。赵兰从此和同学们常来村里蹲点,听村民讲乡土故事、向村民学习民俗技艺…… 同学们尝试着运用实践中学到的传统文化内核重新看待生活中的老问题。有人劝说父母知足常乐、勇于担当,解决了村里拆迁难题;有人重新看待家乡的习俗,身体力行爱家爱国…… 赵兰在毕业论文答辩中说,乡土,是我们所从来的历史的河流,也是我们去往未来的根基。乡土社会所包含的文化价值是祖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它完全可以融入城市文明,为中国的现代化打下温情、和谐的根基。我们要带着它走向未来。 故事未曾结束,大学生参与文化振兴,在路上……
作品设计构思:
  在春季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中,老师提到,近十年来,由于习总书记倡导的“文化自信”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村落开始重视保留、传承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团队在筹拍微电影时决定通过电影展现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中国乡村走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团队先与杭州近郊一个快速城市化的村庄取得了联系。通过多次调研走访,为电影的创作做好了素材上的准备。在此基础上,团队成员阅读了大量以乡村振兴、传统文化传承为主题的理论文章,尝试运用习近平文化思想和社科界理论成果解释从村中获得的素材,以尽量提高创